2018/10/26【亞當理論】第一映象左右對稱 VS第二映象上下對稱
- ourpress
- 2018年10月2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今天是2018/10/26,台股大盤期指的5K實戰交易紀律,我們來談談亞當理論。

亞當理論有好幾個重點。在映象對稱裡,主要分為兩個。一個是第一映象(盤整用)。一個是第二映象(新的漲跌勢)。
第一映象:主要的技術要領是,只要是箱型盤整,價格指數在高低之間對稱走動,就會出現左右對稱的走勢。比如說上圖,指數從9460起漲上來,最高到9572(接近9560)漲幅是100個點。如果在這個高點反轉(不再創高)那麼回檔走勢,很可能出現左右對稱。漲勢這一波,我們當作「左邊」;那麼跌勢開始的走勢,會跟漲勢反向對稱,我們稱為「右邊」。左邊漲100點,右邊也將跌100點,換句話說是回檔到達9460這個起漲點。這跟箱型理論很像,也跟所謂的回測頸線很像,也跟區間盤整很像,不是嗎?對的,這就是亞當理論的「第一映象對稱」,看飯大的圖文解說,你大概不用塑膠片或透明油紙去畫,然後再去翻過來對稱。
我想了一下,用個簡單好記得方法:就是只要走勢出現止穩止跌的反轉或反彈(轉折),就是用「左右對稱」去觀察走勢。而這種情形通常顯示的型態,會是箱型整理,盤整格局。所以盤整時,就思想「左右對稱」,這樣去體會走勢變化。
PS:轉折點位和幅度,未必精準到個位點數,可能會有一點些微百分比誤差值,要用概略去看待。比如說最高到9572,是差距110點-120點。若到達9460時,破了頸線,從9460回檔算起也可能到9350,或9340,或9330等。但若是反映對稱完畢,就是會進行下一波的對稱走勢。
第二映象:根據亞當理論,多數時間的盤整,發生第一映像左右對稱是正常的。如果原本左右對稱的盤整格局,到了該反轉而沒有反轉,該反彈而沒有反彈,反而發生突破箱頂或跌破箱底的情形,就是要進入第二映象了,也就是上下對稱的走勢。
所謂的「上下對稱」就是常聽到的頸線最小滿足點,根據最後一波的跌幅,相對延伸往下跌幅。如果左右對稱是100點,那麼跌破右邊低點時,往下繼續跌,那很可能多跌100點。就像今天的圖,9560往下9460盤整,到了9460盤整底沒守住,就再往下挑戰9360,好像「上下等距對稱延伸」,多一點少一點沒關係,但不能誤差太大。
上下對稱的效應,何時停止?當走勢止跌反轉,出現明顯轉折時,上下對稱就應該消失。由新波段盤整的左右對稱接手下一個走勢。
最特別的是,第二映象還分普通的第二映象,以及特別的第二映象。普通的,只要反應一次跌破延伸幅度就好。特別的,發生在反應完第一次延伸幅度後,沒有出現反轉,而是繼續下跌,那麼這種情形超過誤差值之後,非常可能以更大跌幅來反應對稱效應。比如從最高點走了200點,上下再對稱下去,就要加碼下跌200點。你可以想像,假如9360再下去200點,會是跌到哪哪?9160?不知道,這個就要自己實際去驗證亞當理論了。

目前已知的是大盤期指從11000高點反轉到10200,跌了800點。10200破底後,照亞當理論,應該上下對稱到9400。結果到了9700附近停了下來,其間還反彈到10000,最後,在昨天和今天還是見到了9400點。亞當理論這樣的技術工具,好不好用,要看自己。我們不要預測點位,以免干擾市場或影響市場,今天純粹就已經發生的走勢,用歷史圖形來檢驗亞當理論,做為學習參考。
切記:要活用亞當理論,不要僵化運用,更不要像個算命的,將預測點位當作你的學習目標。

Comments